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对外交流  通知公告
控制学院首迎诺奖得主 推动量子信息交叉中心国际化进程
时间:2017-07-07 来源:综合办 编辑:zhbgs 访问次数:3730

    2017年6月29日,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喜迎首位诺奖得主访客――世界著名量子物理学家、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Anthony J. Leggett。在玉泉校区邵逸夫科学馆,Leggett教授为师生们带来了关于量子流体的学术报告。会后,教授参观了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兴致勃勃地与浙大研发的乒乓球机器人“悟空”对打乒乓球,并与师生们进行小型研讨、深入交流。


file.php?cmd=download&id=917494    


    学术报告题为What Can We Do with a Quantum Liquid? 会前,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与Leggett教授进行了会谈,特别就量子计算机的前沿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加强我校与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在相关领域的合作进行了展望。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任少波为本次报告会致辞。唐孝威院士、朱诗尧院士及控制、物理、光电、信息、能源、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教授和同学参会。


13.png


    Leggett教授介绍,量子液体是一个既显示了量子力学的影响、又显示了基本粒子特征不可区分的量子统计学影响的物理系统。量子统计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以及与库珀对相关的现象中得到了最佳的体现;在这两种情况下,系统中所有粒子的有限部分都被迫同时完成相同的事情,通常会被热噪声掩盖的现象,也就有可能变得可见,有时候甚至会很明显。会上,他回顾了在退化碱性气体、超导体和超流体氦-3中与此行为相关的例子。


12.png


    报告结束后,师生踊跃提问、气氛活跃。多位听众请教:量子计算机何日能够实现?实际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Leggett教授就致力于在宏观尺度上实现量子理论的应用,其研究对超导量子计算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现在,量子信息技术是各国竞相追逐的目标,其中量子计算极可能触发下一次信息技术革命。

    近年来,浙江大学不断推进量子信息方向的重点研发,成立了量子信息交叉研究中心,主攻量子计算,涉及物理、控制、光电、信电等多个学科。交叉中心集中了学校的优势力量,形成了量子信息科技从理论到实验、从制造到测试、从基本器件到系统集成的一体化全面覆盖。就在上个月,交叉中心取得了一项世界级成果,成功实现了1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操纵,这也是人类首次成功操控两位数以上的超导量子比特。


14.png


    随着量子物理百年来的积淀和突破,量子技术距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量子通讯、量子计算、量子陀螺、量子雷达、量子成像等一系列原理样机得到突破,迎来一个崭新的量子工程时代有望指日可待。这一切和传统工业过程类似,控制技术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次Leggett教授的学术访问,是浙江大学“国际化”脚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控制学院在量子控制以及量子信息学科的交叉研究,更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Anthony J. Leggett,英国物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士、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物理学教授。1938年出生于伦敦,相继于英国牛津百里奥学院和默顿学院获得文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64年获牛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Leggett教授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量子物理学领袖,因其在超流体理论研究中做出的原创性工作,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