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对外交流  通知公告
“流程生产质量优化与控制”2017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2017-11-14 来源:综合办 编辑:zhbgs 访问次数:3918

    2017年11月11-12日,“流程生产质量优化与控制”2017高峰论坛在西子湖畔的金溪山庄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流程生产质量优化与控制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围绕流程生产过程“质量优化与控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探索工艺/设备与优化/控制多学科交叉、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产学研用互动之路。来自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化工、浙江石化、万华化学、浙江龙盛安诺、浙江医药等企业的20多位技术负责人,来自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丹麦科技大学、法国洛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的20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受邀参加本次会议。控制学院、化工学院的40余研究生共同参会。

    11月11日上午8:30,本次高峰论坛拉开帷幕。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邵之江教授致开幕辞。他介绍了“流程生产质量优化与控制”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的简要情况和发展思路。他谈到,在我国流程工业发展进入“质量时代”的背景下,联合研究中心将致力于通过国际合作和学科交叉,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流程生产的质量提升。在开幕致辞后,伴随着热烈的掌声,举行了“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邵之江(浙江大学控制学院院长)、沈文华(浙江大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冯连芳(浙江大学化工学院教授)、Jean-Pierre Corriou(法国洛林大学教授)、Rafiqul Gani教授(欧洲化学工业联合会主席)共同为联合研究中心揭牌。


2.jpg


    通过视频连线,复杂系统优化领域国际著名专家、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会士、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化工系主任Lorenz Biegler教授作了有关在线优化技术在过程生产中的高级应用的学术报告,介绍了实时优化、动态优化、不确定性优化的新思路新方法,并给出了在流程工业中的创新应用案例。邵之江教授和张抗抗博士等人和Biegler教授进行了交流,讨论了传统优化方法可能面对的挑战等现实性问题。

    中石化上海石化公司的任国强副总工程师分享了炼化企业流程生产的优化和价值链提升的思路,介绍了乙烯等关键装置的优化控制应用;浙江石化公司研发中心负责人赵旭涛教授级高工介绍了浙江石化的当前发展战略与技术需求,给大家展现了新体制下的炼化旗舰的宏伟蓝图;烟台万华化学公司运营管理中心的李庆总经理介绍了万华公司在化学工艺控制方面的创新举措,提到了以“自控三率”(投用率、联锁率、报警率)作为过程控制的管理基础。大家就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综合报警系统、公司管理策略等话题进行了简短而热烈的交流。


3.jpg

    

    下午的会议由浙江大学控制学院教授、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曦博士主持。围绕质量战略和技术理念、工艺分析和改进、回路分析和调整的系列报告中,浙江龙盛安诺化学品公司的贡晗总经理介绍了安诺公司的发展情况和目前的生产水平和所用技术;浙江工业大学的祝铃钰教授介绍了过程操作优化技术在真空精馏塔中的应用;浙江大学控制学院的张抗抗博士给大家介绍了控制回路分析和PID整定工作。欧洲化学工业联合会(EFCE)主席、AIChE会士、丹麦技术大学化工系的Rafiqul Gani教授给大家介绍了创新型产品与过程设计的计算机辅助方法和工具,介绍了其团队开发的软件工具ProCAFD和Super-O。


4.jpg


5.jpg

    

    另一组系列报告面向聚合工艺的改进和优化。中石油吉林石化科技处的李江利副处长介绍了吉化的企业发展战略和技术需求;浙江大学化工学院的冯连芳教授介绍了基于机理模型的聚合工程再造,提出效益最大化、结构可控化是流程工业的追求目标;浙江大学控制学院的陈曦教授报告了面向微观质量指标的聚合过程大规模模拟与优化计算方法。参会嘉宾各抒己见、交流踊跃。第一天会议在热烈地讨论中结束。


6.jpg

    

    11月12日的会议由浙江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冯连芳博士主持。法国洛林大学的Jean-Pierre Corriou教授介绍了间歇乳化聚合反应器的非线性控制;浙江大学化工学院的张才亮副教授介绍了在线分析聚合物反应加工过程中的流动、混合和反应,以及螺纹组合、示踪剂粘附问题的处理思路;香港科技大学的高福荣教授围绕批次过程的多重时变特性,提出了产品频繁切换下的高效建模、动态特性大范围变化下的高精度控制、多时段运行下的实时监测、多阶段多指标的在线质量检测优化四个方面系统性地解决高性能控制问题的思路;中化集团的技术负责人冯恩波先生介绍了分子振动光谱应用于质量控制,以及过程多变量分析的应用等;控制学院的朱豫才教授风趣幽默地提出了动态大数据的观念,强调了动态模型对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分享了常减压装置、超临界火电机组的成功应用案例。


7.jpg


    邵之江教授对会议进行了简要总结。至此“流程生产质量优化与控制”2017高峰论坛圆满结束。本次会议的报告精彩纷呈,涉及诸多流程生产的学术前沿问题与企业技术发展的现实难题。企业界与学术界的嘉宾在会议期间充分互动、热烈讨论。与会人员均表示这样的交流碰撞,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好,给企业界与学术界带来了新的思考。围绕质量优化与控制,我国流程生产领域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产学研用互动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8.jpg



文/ 余天宇、陈铭豪、马彦楠

摄影/ 熊俊瑶、康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