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6-25 来源:综合办 编辑:zhbgs 访问次数:6299
2018年6月23至24日,由IEEE SMC Technical Committee on Quantum Cybernetics、TCCT量子控制理论与技术学组主办,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的“第一届量子控制与机器学习国际研讨会”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会议主席由控制学院工业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所长苏宏业教授,新南威尔士大学董道毅教授和清华大学吴热冰教授共同担任。浙大控制学院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副所长许超博士主持开幕仪式。
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外量子控制与机器学习领域的丛爽教授、吴热冰教授、张国峰教授、袁海东教授、陈春林教授、束传存教授、张靖教授、杨羿教授等17位专家担任嘉宾并做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了该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当前量子控制与机器学习方向的主要热点与难点问题,分析了关键技术,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会议吸引了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香港、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近15所高校和研究所的50多位老师和学生,是量子控制研讨会历年规模最大的一次。苏宏业教授在致辞中称,量子系统的检测与控制、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是此次会议关注的两个研究方向,这正是当下比较尖端、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大家多多交流、碰撞火花、集中智慧,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科学问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丛爽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当前量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在于量子通讯、量子计算和量子测量方面,并着重介绍了在线量子态估计的理论与方法。清华大学吴热冰教授以“量子学习”为主题,重点介绍了以机器学习算法为基础对量子系统控制信号进行设计的GRAPE算法,并介绍了如何使用迭代学习控制对输入信号的误差进行补偿。南京大学陈春林教授回顾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三次浪潮,着重介绍了深度强化学习理论以及经验回放机制,并指出了未来量子控制与机器学习之间可能的结合点。
随后,香港理工大学张国峰教授介绍了量子傅里叶变换与相位估计问题,并讨论了量子梯度下降算法。香港中文大学袁海东教授围绕量子精密测量问题,介绍了量子控制在提高度量精度方面的重要应用。中国科学院高放研究员介绍了对量子路径振幅控制的策略。清华大学张靖教授则基于光腔系统,介绍了奇异点现象,并从理论上给出了该实验现象的完美解释。
最后,会议由TCCT量子控制理论与技术学组主任吴热冰教授做总结发言。吴老师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的成功,对所有参会人员的努力表示感谢,并预祝量子控制与机器学习方向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