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专栏
简讯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  简讯专栏
【SQTP】“婉转其声,玲珑其魂”――记控制学院SQTP民乐知识专场活动
时间:2019-04-03 来源:本科生思政办 编辑:bksszcse 访问次数:3215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历史悠久,伴随着整个民族的文化积淀与乐律审美流芳于世。2019年3月31日晚,SQTP“彬彬有礼,婉婉有仪”礼仪素养提高班之民乐知识专场活动在工控新楼105顺利举行,来自浙江大学文琴民乐团的王子璇同学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同学们演绎了民乐之美。

 111.jpg


 222.jpg

中国民族乐器的传承与发展历经千年,凝聚着古今中国人的思想与智慧。王子璇同学从民族乐器的发展历史、分类和现代民乐团的声部配置对民乐知识进行了专业易懂的讲解。在民乐发展史的介绍中,不同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形形色色的乐器惊艳了在座的同学们,古朴而凄婉的陶埙、精美而悠扬的编钟、粗犷而高亢的唢呐、甜美而清亮的竹笛,无不蕴藏着古人们对于乐器取于自然、鸣于深情的理解

 333.jpg

在讲解完民乐“八音”分类法中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大类乐器后,王同学以互动的方式为同学们带来了乐器辨认的实践环节。尽管同学们对民乐并不熟悉,但仍然踊跃参与其中。王同学也从诸多乐器中精心挑选,结合工科生熟悉的物理知识,向同学们解释了排箫的发声原理。在吹奏时,气流从吹口上方滑过,撞击排箫的管壁,引起长短不同的管内气柱在内腔频繁振动。气柱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也就越高,由此产生了轻柔细腻、空灵飘逸的音乐。

 444.jpg

在向同学们普及民乐团声部配置知识时,王同学不忘与大家分享她在乐团、在学习乐器演奏过程中所经历的趣事与艰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行云流水般的演奏不会在一朝一夕练成,对民乐的传承缺不了付出旁人不知的汗水,也少不了对乐器与音乐的热爱。

 555.jpg

活动最后,王同学展示了她在民乐团中演奏的乐器――笙,让同学们近距离地学习了笙的结构、发音原理,感受其清越柔和的音色。除了为大家现场演奏了一曲浙江大学校歌《大不自多》外,王同学还让在座的同学们也亲身体验了一把笙的吹奏,以不同的方式让同学们参与民乐的学习,全面地激发了大家的兴趣。

 666.jpg

作为本次SQTP的特色活动之一,本次民乐知识专场寓教于乐,提升了同学们的综合素养和对美的认知。

 

 

文/范舒羽 图/王子璇、范舒羽

2019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