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28 来源:研究生教学办 编辑:yjsjycse 访问次数:332
为进一步全面推进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的全过程,控制学院于12月24日召开课程思政专题交流会。活动由学院党委书记叶松老师主持,院长邵之江老师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教学分享。学院教师骨干20余人参与本次专题交流会。
叶松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交流会的背景。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学院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工作,成立了控制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坊,希望全体教师以更高的政治站位认识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不断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水平,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邵之江老师重点分享了研究生必修课“自动化前沿”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和体会。该课程自2010年起开设,课程团队由学院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老师组成,是控制学院研究生必修课。课程2021年入选首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课程重点面向未来经济技术发展的新需求、新动向,针对感知分析、检测和诊断、数据建模、优化调控、高端系统、网络控制等自动化领域前沿方向开展问题解剖、案例分析、原理介绍,让学院内不同研究方向、应用领域的研究生了解前沿、提高站位、开拓视野,传导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使学生对工信深度融合、提质降本增效、工业强国、中国智造等有较全面的了解,对先进感知与分析、过程检测和诊断、大数据分析与认知网络、系统建模与优化、高端控制装备及系统、网络化系统控制、供应链系统优化等有全局性认识。
邵老师提出,课程思政的要点在于传承学科优秀文化,弘扬科技人员勇担责任、甘于奉献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增强民族自豪感等。要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激发、激活、激励学生。课程浓缩自动化领域前沿问题和研究精华,大量采用照片、视频、热点新闻等,深入浅出讲授新技术、新方法、新原理,并采用模块化教学组织方式,促进学生平时持续投入,应用网络“小纸条”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讨论。
与会教师就课程思政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黄平捷老师提出理工类课程与思政建设自然融合的问题。叶松老师提出可以将当前热点新闻或事件与知识点有机融合在一起,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生动性和有效性。王酉老师建议利用身边的真人真事切入,更容易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大家都认为,应结合不同课程的内容特色、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理工类课程可以从应用前景、国家社会需求、创新创业的艰苦奋斗历程等作为切入点,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在教学内容上应建立契合课程主要内容的思政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将课程知识点融入对应的思政点。
本次活动拉开了控制学院课程思政系列专题交流会的序幕。控制学院积极组织,为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持续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式发展,坚持创新科学思想、研发前沿技术、服务国家战略,打造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