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专栏
简讯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  简讯专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学部专项项目 “低温推进剂快速传输与自主加注控制基础研究”启动会成功举办
时间:2025-04-22 来源: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编辑: 访问次数:10

2025年4月1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学部重大类专项项目“低温推进剂快速传输与自主加注控制基础研究”启动会在杭州顺利召开。本项目由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牵头,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文昌航天发射场共5家科研单位共同承担。基金委交叉学部主任、中科院院士汤超教授,交叉学部原副主任潘庆研究员,浙江大学副校长王立忠教授,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副主任徐利杰研究员,浙江大学科研院基础研究与海外项目部胡振华部长、控制学院党委书记邵之江教授等出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钱锋教授、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张荣之研究员、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罗二仓研究员、航天六院101所刘玉涛研究员、青岛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少远教授、东北大学丁进良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乔俊飞教授、重庆大学柴毅教授、清华大学叶昊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吴静怡教授、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吴亦农研究员等作为专家出席会议。启动会由项目负责人宋征宇研究员主持。

王立忠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航空航天是国家战略产业,高效推进剂自主加注是大规模卫星发射的关键,意义重大;项目研究涉及航天工程、低温工程、控制工程、管理工程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浙江大学组织能源、控制两个优势学院的团队参与这个重要项目,感到非常荣幸。汤超院士表示,本项目针对重大复杂科学问题,具有多学科深度交叉性质,时间紧、任务重。他要求项目团队坚持目标导向、问题驱动,积极探索,实现交叉学科的深度融合。徐利杰副主任表示,推进剂快速加注与自主控制是世界性难题,要充分开展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积极组织学术交流,为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浙江大学邱利民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谢福寿教授和厉彦忠教授、浙江大学李翔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方志耕教授、文昌发射场叶欣高工分别代表各课题,就流型辨识、模型泛化、自主控制、健康管理、演示验证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交流。


项目专家组就项目实施进行了讨论。钱锋院士指出,项目要兼顾探索导向和目标导向,既要探索两相流动的机理,又要注重快速加注的应用,希望团队建立良好合作机制,共同推进项目开展。潘庆研究员建议项目组积极争取外部资源,为项目的圆满完成创造有利条件,项目特别强调要做好数据的管理和共享。张荣之研究员期望项目组打好攻坚战,为发展我国太空事业打下理论与技术的扎实基础。吴亦农研究员、罗二仓研究员、刘玉涛研究员、吴静怡教授从低温专业和航天发射角度,丁进良教授、乔俊飞教授、柴毅教授、叶昊教授从自动化、智能化和故障诊断的角度角度,分别对项目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钟文安总工和邵之江书记分别就发射场技术准备对接、学科交叉协同进行了发言。

宋征宇研究员代表项目组进行了会议总结。他表示,项目团队将认真吸收专家们的意见建议,加强交叉融合创新,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开展各项研究。期望项目团队早日达成既定研究目标、抢占技术制高点,实现低温推进剂快速传输与自主加注控制,为建设航天强国做出关键性贡献。

本次项目启动会由浙江大学控制学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