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5 来源: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编辑: 访问次数:11
2025年7月20日-24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教育与培训工作委员会、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自动化学科教学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年全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自动化驱动新质生产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赋能高质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郑南宁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钱锋教授等出席会议,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以及全国19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50多名专家、学者、老师参加会议。
7月21日上午,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张佐主持年会开幕式。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大会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周杰,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蓝邓骏,浙江大学副校长吴健,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华圣先后为开幕式致辞,他们向会议的召开表示了热烈祝贺,向远道而来的参会代表表示了诚挚欢迎。
开幕式期间,举行了首届“天立-童诗白中国自动化教育奖”颁奖仪式。“天立-童诗白中国自动化教育奖”由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童诗白教育发展基金”设立,用于奖励全国高校在自动化领域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党委书记古槿主持颁奖仪式并宣读了获奖名单,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澄,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荣获首届“天立-童诗白中国自动化教育奖”。童诗白教育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主任张涛给郑南宁院士和吴澄院士颁奖。
大会期间,郑南宁作题为“AI时代自动化专业的转型路径”的大会报告。郑南宁在报告中强调,自动化专业是智能化的根,是现代工程系统的神经网络。自动化奠定了智能自治系统的技术核心,而AI也为自动化插上进化的翅膀。这一发展趋势使自动化专业的教育内容、培养体系和学科定位面临新的挑战。自动化不应该“被弱化”,而应“重新定义”。它将不再是简单的技术工具,而是各类智能系统发展的基石。
钱锋作题为“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和机制探索”的报告。钱锋在报告中强调,卓越工程人才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战略资源。当前我国工程教育面临高端领军科技人才短缺、关键核心产业工程科技人才质量亟待提高、人才培养与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存在脱节等挑战。因此,加快改革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探索学科结构调整与专业知识体系再造,构建多元化、复合型培养模式,创新跨学科、跨领域培养方式,强化卓越工程师师资队伍建设等至关重要,将助力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哈尔滨工业大学沈毅副校长、清华大学王红教授、浙江大学张光新教授分别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范式的探索与实践”“清华大学自动化类专业中的课程建设—— 以‘电子技术基础’为例”“从‘会读书’到‘会创造’,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浙江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例”为主题作大会特邀报告。精彩的报告内容让与会代表受益匪浅,引领了自动化专业教育教学发展方向。
除了主会场精彩的特邀报告,大会还同期进行了“第四届全国高校自动化类专业青年教师实验设备设计‘创客大赛’复赛”,共有来自全国40所高校的51个项目进入复赛;以及“第二届全国高校自动化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说课)竞赛复赛”,来自全国32所高校的35位选手进入复赛。同时,大会还设立了8个征稿主题,共收到论文80余篇,投稿高校共42所,分布在19个省市自治区,得到了全国自动化领域广大教师的积极响应。
7月22日下午,清华大学耿华教授、国防科技大学吴美平教授、东南大学魏海坤教授、东北大学王琦教授、合肥工业大学黄云志教授、浙江工业大学张文安教授6位专家就“自动化专业在AI与具身智能时代的融合创新与价值重塑”为主题进行了圆桌论坛,就各校自动化专业在新时期AI教学改革方面开展的工作及未来思考展开了深度讨论。论坛由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程鹏教授主持。
圆桌论坛结束后,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院长张光新教授主持闭幕式。闭幕式上经大会程序委员会决议,评选出 8篇大会优秀论文。另有49件作品获得“第四届全国高校自动化类专业青年教师实验设备设计‘创客大赛’”奖项,其中,金奖6项、银奖14项、铜奖29项,高校获优秀组织奖3项;33位选手获“第二届全国高校自动化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说课)竞赛复赛”奖项,其中,一等奖4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19人,高校获优秀组织奖3项。
最后,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张涛教授致闭幕辞,大会圆满结束。
会议间隙,大会还组织与会代表参观了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实验室。
本次年会以“推动自动化技术与产业融合,通过教育、科技、人才协同机制创新,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宗旨,围绕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新需求,交流研讨了自动化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建设与改革重要问题,总结经验,探讨问题,展望未来,进一步推动了全国高校自动化相关专业的深化改革,为建设高质量自动化教育体系,构建面向未来的自动化教育新格局、培育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力量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