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8 来源:研究生思政办 编辑:yjsszcse 访问次数:1266
为进一步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中电海康乌镇街公司共建了“LAST MILE”联合创新工作室,共同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创业活动举办等工作,探索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新模式,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工作。
依托“LAST MILE”联合创新工作室,由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与中电海康乌镇街公司联合推出“LAST MILE创新创业培育计划”,旨在无偿资助以控制学院师生为主的优秀早期创新创业项目,推动创新创业成果落地,培育发掘创新创业人才。2021年该计划已资助了7个项目团队,2022年将启动第二期“LAST MILE创新创业培育计划”申报工作,现将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和要求
1、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或项目主要运营者,原则上须为控制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或研究生(含博士生),鼓励毕业校友作为团队其他成员参与申报;
2、项目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申报。每个团队的学生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0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且包含1-3名指导老师,其中第一指导教师须为控制学院在职教师;
3、项目须为具有较好的创意或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服务模式的早期项目,在本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或注册后尚未获融资;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
二、申报项目类型
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根据行业背景选择相应类型,重点支持以下领域:
1、机器人及其应用服务,包括机器人硬件平台、机器人传感器系统、机器人算法研究、机器人应用服务系统;
2、工业智能与自动化,包括先进制造、智能硬件、智能工厂、工业系统优化、工业互联网、重要行业等;
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下一代通讯技术等;
4、智慧城市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房产家居、建筑监测、高效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城市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三、项目培育及资助方式
1、项目初审:团队自主申报,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中电海康乌镇街公司将组织专家进行方案评审,择优资助。
2、培育支持:获得培育支持的项目经过公示后,进入项目培育期,为期一年,原则上每个项目培育支持上限不超过5万元,按项目启动、中期检查通过、验收通过三阶段进行资助,其中项目启动经费2万元/项目。培育经费仅用于获得培育支持项目成长和发展的各项事宜,不得挪为他用。
3、中期检查:在项目启动后约半年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由项目团队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展示阶段性成果,根据检查情况决定中期资助额度。
4、结题验收:在项目启动1年后对项目进行结题验收,由项目团队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展示验收成果,根据验收情况决定最终资助额度。
5、创业孵化资助:入选“LAST MILE创新创业培育计划”的项目,经评估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有望获得不低于20万元的“LAST MILE创业孵化计划”的进一步资助。“LAST MILE创业孵化计划”是由中电海康乌镇街公司设立,中电海康乌镇街公司与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建的早期创业孵化项目资助计划,总额1000万元。
6、场地支持:获得培育支持的项目有机会入驻控制学院石虎山机器人创新基地/创客空间。
7、创业指导:获得培育支持的团队成员可获得来自浙江大学、中电海康共同组成的专家团队和创业导师团队的联合指导,可参与创业讲座、创业训练营、校企沙龙等培训辅导活动。
8、成果输出与展示:获得本培育项目支持的项目团队要求报名参加校级及以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积极参与控制学院或乌镇街公司举办的相关科技成果展示活动。
四、申报工作安排
1、申报截止时间
2022年5月8日
2、申报资料
将填写完的申报表(附件1:项目申报表)扫描件、项目商业计划书(形式自行定义,word或ppt,如为word参考模板见附件2),以及其他必要的佐证材料(电子版pdf文档)发送至邮箱:zjuzhcs@126.com(邮件主题为“2022 LAST MILE 创新创业培育计划+项目负责人姓名”)。
3、项目评审公示
2022年5月底前
4、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
中期检查:2022年12月
结题验收:2022年6月
5、项目组织方:
浙江大学控制学院创新创业中心
浙江大学控制学院-中电海康乌镇街“LAST MILE”联合创新工作室
浙江大学学生智慧城市交叉创新俱乐部
6、报名咨询联系人:
杨老师 13757141373
刘老师 17858961911
范同学 18867106825
宋同学 15981451505
附件: